据报道,在云南富源一处水域当中出现了桃花水母,且是处于濒危状态的索式桃花水母。提起水母,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陌生,各地的海洋馆当中大都会有一个水母的观赏区域。它们形态各异、色彩斑斓,驻足观赏还有助于我们放松解压。那么,这次发现的桃花水母和我们平常所见的水母又有什么不一样呢?为什么众多的科学家对这次的新发现都极为感兴趣呢?
动物学上,世界上第一次发现桃花水母的国家是英国,在1880年。随后过了将近50年的时间,世界上的其他国家才陆陆续续发现了桃花水母。但其实在明朝的时候,《归州志》当中就已经对桃花水母有所记录。所以很有可能桃花水母的起源在于中国。不过目前科学家还没有找到确凿证据。
桃花水母,在我国又称为桃花鱼,是唯一一种生活在淡水当中的小型水母。它们几乎全身透明,但会带有一点粉色调或者白色调,直径大约是15-25mm。没有头也没有尾巴,身体呈圆形,四周满是触角,中间会有一个桃花形的触角状物体,这也是它们名字的由来。桃花水母在水中游动的时候如同一个倒扣的圆碗,但是它们的体型实在是太小了,所以人们一般也不容易发现它们。
桃花水母目前已经被记录到存在11个亚种,我国算是分布最为广泛的国家,此前在我国19个省份当中都发现过桃花水母。但是经常它们出现的数量很少,存在的时间也比较短。特别是近些年,已经越来越难以发现它们的踪迹了。为什么?因为桃花水母对于水质的要求极高,但凡水质被污染了,基本上就不会有它们的存在了。另外它们所生存的水域水温至少是25℃,酸碱值需要在6.5-8.0的区间内。换个角度来说,桃花水母的出现意味着这处的水域很干净。
每当一处出现桃花水母的时候,科学家无疑是最兴奋的,因为又可以研究这一“活化石”了。桃花水母早在5.5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它们的生命历程当中同样会记录着地球的生命发展历程。研究桃花水母,摸透它们这些年来和人类的博弈相处,弄清楚它们出现又消失、消失又出现的秘密,对于遗传学、生态学等领域的发展来说,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桃花水母近年来喜欢和我们“玩抓迷藏”,其实也是在给我们警醒。虽然国家一直都在大力强调“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但是我们今天真的做到了“绿水青山”了吗?想必是没有的。很多的工厂还是会偷偷排放有害气体,以及各种工业污水。如果一直这样下去,桃花水母未来可能就再也不会出现了,甚至于其他的水中濒危物种也会一起走向消亡。这真的是我们在寻求发展当中所想要的结果吗?
上一篇:普京最新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