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孟媛】据台湾联合新闻网10月24日报道,俗称“丧尸烟弹”的依托咪酯在台严重泛滥,台法务部门研拟将其升为“第二级毒品”。岛内毒品防治除了面临新兴毒品的威胁,一般药物滥用的状况依旧存在。根据“台湾地区医疗院所通报药物滥用件数”最新统计,至今年7月,岛内吗啡、大麻、摇头丸使用人数比去年同期增加,学生药物滥用也出现上升的情况,今年1到6月,台高中及职校通报药物滥用件数比去年同期增加14%。
岛内将毒品按成瘾性、滥用性及对社会危害程度分为一至四级(一级为最高)。据报道,台湾新北市长庚毒物中心主任颜宗海称,近年新兴毒品多是“卡西酮类”的合成化合物,最常见的即是俗称“喵喵”的毒品,最近在岛内泛滥的依托咪酯则属于中枢神经抑制剂。
中时新闻网援引岛内药物滥用案件及检验统计资料称,台教育部门统计今年6月学生药物滥用情况,“第三级毒品”滥用事件最多,如K他命(学名:氯胺酮)、FM2(学名:氟硝西泮),其次为“第二级毒品”,如安非他命、大麻等。报道称,今年1到6月,岛内学生药物滥用的通报件数,与去年同期相比,“第三级毒品”的使用人数增加10.1%,其余使用人数减少。
报道称,今年6月药物滥用通报数量按学制分析,初中通报9件、高中及职中通报13件、大专院校1件。今年1到6月的通报件数与去年同期相比,高中增加14%,其余学制皆降低。
岛内校园吸食大麻的情况严重。台湾《联合报》此前报道称,去年有岛内大学生称,系里半数学生都曾吸食大麻,但台教育部门发出的新闻稿声称,有关学生药物滥用统计从2019年的608人次,到2022年已降至400人次,2023年上半年累计仅238人次,“显见有逐年下降趋势”。这显示出岛内学生吸食大麻人数,和警方实际查获的大麻量、活株数成反比,“黑数恐怕数也数不清”。报道还称,台教育部门仍是鸵鸟心态,以发送识毒倡导品的提升率当成反毒成效而沾沾自喜,令人忧心,所谓“不让毒品及非法药物危害校园,恐怕也只是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