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动物赖以生存的三大基础条件:水、氧气和食物,离开这三个基础条件,任何动物都无法存活。
而在这三大基础条件中,水的情况又比较特殊,地球上之所以诞生出生命,也离不开水,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水也被称为生命的摇篮,被称为生命的源泉。
由于水太过重要,每个地球上生活的动物,每天都需要喝水,无论是人类,还是地球上的动物。
不过虽然都是喝水,但却有很大的不同,一些动物,特别是哪些野生动物,无论是野外的水坑,还是河流,甚至是水洼之中的浑水,就没有它们不喝的。但是反观人类,如今喝水越来越来越挑起,喝的水不仅要过滤,并且还要消毒。
那么为什么人类喝水要过滤消毒,而动物却可以直接喝呢?
数万年前,人类祖先和其其它动物喝水并没有很大的差别,都是直接饮用湖泊、河流和山泉水,但是与很多动物不同的是人类祖先会依赖直觉和经验,判断水质是否安全。
如果水质清澈,那么就意味着水质比较安全,如果水质比较污浊,那么就意味这样的水质较差,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不会饮用这样的水。
在那个时候,人类虽然没有条件改变饮用水能力,但是却依靠智慧,判断和选择较为清净的水源,解决饮用水的问题。
而发展到农业社会以后,虽然对饮用水的处理也是比较简单,但是在选择定居点的时候,那时候的人类,都会选择那些有优质水源的地方聚集。
那个时候,人们更多的是考虑水源的污浊问题,而没有进入更深次的担忧,但是在人类进入到工业化后,情况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类对自然界的中水源不仅索取量变大,还对地球上的水资源造成非常大的污染,并且这种污染随着大气循环系统,几乎潜入自然界的每一个角落之中。
也正是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人类对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还有多少人记得,小时候直接溪水和山泉水那股清甜的味道,恐怕已经成为久远的记忆了。
从人类不同阶段喝水的过程中,可以看出人类不直接喝自然中的水,除了安全意识觉醒外,一个重大原因是人类自己污染了地球上水资源,所以才需要过滤和消毒。
前面说了,为何人类喝水要过滤和消毒,但是动物却不需要这样,直接就喝了呢?
这是因为动物没有选择的权利,特别是对于野生动物来讲,它们只能被动接受这种结果,渴了就要喝水,这是动物的本能,它们不会考虑这个水是否有污染。
除了被动选择外,实际上野生动物比人类的抗风险能力要强很多,这主要是在长期生存在野生环境中,其免疫力系统时刻受到刺激,长时间下,让它们形成了对抗风险的能力。
许多流浪汉也长期在恶劣的环境中,食用垃圾桶的食物,也可以在寒冷的夜晚穿着单薄而不生病,这也是其免疫力长期受到锤炼的结果。
还有另外一点,那就是多数野生动物其胃部的酸性环境,能够有效的杀死那些潜在的微生物,即便吃下腐肉都没有问题,喝下轻微污染的水,对它们来说也不是问题。
另外还有重要的一点,那就是野生环境非常残酷,遵循着适者生存的原则,也不是所有的野生动物直接喝水没有影响。
一旦体质虚弱的动物喝了污染水,对于它来说结局也非常悲惨,要么生病体质虚弱被食物链顶端的捕猎者吃掉,要么就是病死,被自然淘汰掉。
当然人类是看不到,但是人类看不到这点,能够看到被记录下来的,都是那些活蹦乱跳的野生动物,所以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人类喝水需要过滤消毒,而其他动物不需要。
实际上,那些身体抵抗能力强的野生动物,即便污染水也没问题,而那些体质虚弱的野生动物被淘汰掉了,看不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