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云南一对教授夫妇的重逢花费了14年的光阴,更是超越了生死。
消息的传出让很多人都为之震惊,他们到底是何等的勇气,才做出了捐献遗体的决定。
他们就是李秉权和胡素秋夫妇,两位为医学辛劳奉献一生的医学教授、无语良师。
对于所有学医的人来说,李秉权和胡素秋是自己此生追随的榜样。
而他们如今长眠于此,算不算弥补年轻时聚少离多的遗憾了呢?
妻子手术丈夫迟迟未现身
每当我们看到陈列在面前的这两具尸骨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的感叹,他们该如此热爱对方和事业,才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可在这对夫妻生前,也经常因为对彼此的爱以及对事业的热爱,让无数人不解的同时,也由衷的发起敬意。
作为妻子的胡素秋曾经生过几次大病,可让很多不明真相的人感到奇怪的是,一家人忙前跑后的照顾,却始终见不到丈夫李秉权的身影。
每次当他人询问的时候,胡素秋只会简单的解释到丈夫在忙。
可在外人看来,这工作再忙肯定也没有生病的妻子重要呀,这个丈夫未免也太不称职了。可当大家了解到真实情况之后,不由得对刚刚冒犯的话感到歉意。
可能在这方面来看,李秉权确实不能算的上一个“好丈夫”。可对于他的工作、以及工作“服务”的人群真的是好的没话说。
因为他是一名出生于1922年的神经外科医师,在那个医疗水平不怎么发达的年代,像他这样的医生就显得尤其重要了。而他为了能救治更多的人,也是整日无休的工作着。
作为妻子的胡素秋说一点怨言都没有,那肯定不太真实,可是丈夫所做的一切她都可以理解,因为她虽然是豪门千金,却也是一位医学工作者。
而早在他们结合之前,想必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年少时一见钟情定终身
胡素秋的父亲因为早年曾为国家的安定做出过不小的贡献,所以除了人脉广泛之外家底也算是非常的殷实。
加上父亲非常开明,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情节胡素秋在家里备受宠爱,父亲也会主动送她去读书。
而对于李秉权来说,他的家庭连正常的生活都无法顾及,自己上学的钱还是通过哥嫂帮助才凑足的。
按理来说这对富家千金和穷小子的设定,是没有什么交集的,可就是因为二人的勤劳好学,才有了在图书室邂逅的机会。
而且这一切的开端是从胡素秋先动的心,只是因为当年在图书馆,看到了正在埋头苦读的李秉权,便产生了好奇想要去了解关于李秉权的一切。
多方打听后发现,李秉权竟然是和自己同专业的学长。这让胡素秋很是高兴,觉得自己好像更有机会了一点。可也正因为这件事,让二人时隔很久才有了认识的机会。
在当时兵荒马乱的年代,全国上下都把国家的兴亡放在第一位,将儿女私情抛之脑后。
李秉权和胡素秋二人不约,都参加了号召的救援队伍。可是他们还是学生,在白天参与救援的同时,也不愿意落下自己的课程。
只能在晚间时刻抽出时间去学习,因为图书室总是没有座位,他们就只能各自其他办法。可能真的是缘分天注定,二人在没有联系的情况下都来到了一个茶馆。
这让早已对李秉权产生情愫的胡素秋,有了更多了解他的机会,每次胡素秋见到李秉权他都在埋头苦读,胡素秋也被他的勤奋深深感染到,并且很是欣赏。
终于在一次深夜学习结束,胡素秋主动出击。以天黑害怕为由,希望可以和李秉权一同回学校。在这一路上二人也互相做了自我介绍,也算是认识了彼此。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也会经常约着一起学习,慢慢的互相都有了好感。
可是在胡素秋的父母得知这件事之后,却万般不愿意,毕竟双方家庭条件悬殊,不愿意让女儿吃苦。
这事胡素秋自然不认同,因为他非常了解李秉权品行,家庭条件并不会成为他的束缚。
在胡素秋的坚持下,李秉权也没有轻易放弃,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最终得到胡素秋父母的认可。
不过因为时代背景的原因,在1947年的时候两人再一次的忙于更重要的救人事业之中,一直到1949年社会局面稳定下之后,二人才步入婚姻的殿堂。
晚年大爱感动众人
二人虽然结婚,并且彼此非常相爱。可是因为他们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太过耀眼,有着更重要的事情等着他们来完成。
所以在他们几十年的婚姻中总是聚少离多。甚至是后来有了孩子,也无法把心从工作转向家庭,反而让孩子们整日在医院吃住,更多的是往返医院和学校之间。
很多人会觉得,这样的家庭迟早会分崩离析,可因为夫妻之间、以及和子女之间的互相体谅,让这个很少团聚的家庭关系异常的牢固。
哪怕二人忙忙碌碌了大半辈子,终于以为退休后就可以休息了。二人却还是闲不下来,穿梭在各种医疗回忆之中,继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随着李秉权一天天的老去,自己也感觉精力大不如前,想着今后要以什么样的方式继续为医学界做贡献呢?
突然他就回忆起了以前在学校任教时,因为是医学科离不开解剖。可是在当时想要有一个不错的遗体老师只在是太难了,他们就只能到乱葬岗碰碰运气。
想到当年的情景他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希望在自己死后可以将遗体捐献出去,为医学界奉献出最后一点力量。
他们一家人已经在一起已经生活了这么多年,对于他这样的想发虽然有万般的不舍,却也不得不理解。
就这样李秉权在大家的不舍中离开了人世,他的遗体也如他生前所希望的那样捐了出去。
虽然丈夫的去世让胡素秋整日沉闷,可她却从没有生活失去信心。她依旧坚持研究医学,一直到2015年的时候,93岁的胡素秋也离我们而去。
而她也和当年的丈夫一样,签订了遗体的捐赠协议。在这之后的四年时间里,二人的遗体在科学充分利用之后,以人体骨骼标本的形式,被保护在了昆明医科大学。
此时他们夫妻之间的爱,以及医者仁心永远的被定格在了这里,成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