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20最大对手出现了!美专家断言:任何一架四代机都能轻松猎杀。殊不知,列出来的一堆证据,反证明歼20强大。
歼-20面世之前,美国还是全球唯一一个拥有五代机的国家。而歼-20面世之后,歼35、歼31也陆续传出好消息,这不禁让美国五味杂陈。
(图解:美专家认为,歼-20在雷达上存在缺陷,容易被四代机“咬住”尾部)
面对这种情况,美国方面一方面对中国先进航空技术的迅速进展感到不安和眼红,另一方面却又保持着一贯的高姿态,不愿公开承认歼-20在性能上的巨大跃升。
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军事专家埃里克·维克伦德最近发表了一些颇具争议的言论。
他宣称,无论是美军自身还是其他盟友的任何四代战斗机,都有能力击败中国歼-20。不过,他也给出一个大前提,那就是“特定条件下”。
具体来说,包括F-15、F-16在内的四代战斗机,必须首先“咬住”歼-20的尾部。这是因为歼-20尚未装备矢量推力发动机,其尾喷口在雷达上非常显眼,很容易就能被锁定。
因此,在他看来如果四代机能够从后方接近并成功实现偷袭,就有很大可能性将歼-20击落。
然而,在这番豪言壮语之后,维克伦德似乎意识到言过其实,又立马作出了补充说明——歼-20也具备击落任何四代机的可能性。
(图解:中国有矢量推力发动机,歼-20却没有采用)
那么,为何歼-20不安装矢量推力发动机?这个问题其实也让许多军事爱好者感到困惑。
抛开代差问题,同代战斗机之间,但凡某一项能力突出一点,都有可能在未来空战中抢占制空权优势,而矢量推力可以让战斗机引擎喷口改变喷气方向,从而提供更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从这方面来看,矢量推力确实是一项令人向往的技术。
但是,歼-20这么做,也并非没有原因。
首先,矢量推力技术复杂度随着提高机动性而相应增加。其不仅构造复杂,还会增加战斗机的重量和生产成本,以及提升维护和保养的难度。对于像歼-20这种大型战斗机而言,安装矢量推力系统可能会对整体性能产生负面影响,从而影响到战机在实际作战中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其次,歼-20最核心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隐身性。矢量推力系统会增加战斗机的雷达反射截面积,进而降低其隐身能力。
第三,尽管没有矢量推力加持,歼-20依然具备优秀的机动性能,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空中动作。这得益于歼-20在空气动力学设计和其他技术上的先进性,使其在没有矢量推力系统帮助的情况下,仍能展现出优异的机动性和操作性。
可见,在评估中国空军装备,特别是歼-20隐形战斗机时,美国方面的观点过于过于简单化和片面化。
(图解:歼-20已经更换上全新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至于四代机能否真的“轻松干掉”歼-20说辞,自然也就不攻自破了。
就拿日本F-15J来说,这位美国专家威克兰认为,西方战斗机比如日本的F-15J/DJ,拥有比歼-20更好的雷达,能在更远的距离发现与锁定对手。
此外,西方战斗机的先进电子战系统在近距离上干扰歼-20的电子操作,使其无法远程锁定第四代战斗机,迫使战斗进入追逐模式。
事实上,这些年来中国科学家早就突破了以上技术难关,例如新一代有源相控阵雷达核心部件——氮化镓T/R组件,其具有更高的功率密度和频率特性。
仅凭这一点,歼-20的探测范围和精度就超过了大部分第四代战斗机,包括大部分未升级的F-15J。
相比之下,F-22使用的是上世纪末定型的AN/APG-77雷达,仍采用第二代砷化镓元件
总的来说,在部分性能上,歼-20已经做到领先,更不用说协同作战能力了,早已成为歼-20一大优势。
这再一次说明,美国专家对歼-20的评估,不仅片面,还存在明显的双重标准,只是,恐怕他也没想到,以上列举的“缺点”恰恰突显了歼-20的某些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