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进化论是对的,那为什么植物没有进化出来很难吃、进化出来不好吃的呢?
因为那样的话,那些食草动物就吃不到植物了啊!”
然而植物和动物的进化过程中却有著千丝万缕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隔绝的。
虽然植物在进化过程中,外表看起来似乎一直没怎么变,但实际上,植物早已进化出能够吸引动物的美味果实,进化出阻止被消化的根茎和枝叶。
那么“为了不被动物吃掉,植物进化越难吃”的这个说法又是怎么回事呢?
进化不是什么一夜之间就能够完成的事情,而是在数百万年间,在无数代数的变化和适应过程中,不断进行的微小累积。
这个过程中,不管是为了适应环境,还是为了适应自身进化的结构,都是在不断变化和更新中进行的。
而植物作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尽管没有动物那样直观的进化形态和生殖功能进化,但实际上,在数百万年间,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关系不仅是“互相适应”的,也是一种“互相影响”的。
植物虽然不会因为人类的进化和活动而发生变化,但植物进化会受到环境的约束,而动物的进化会动摇环境,从而无形中对植物生活环境的形成和改变起到作用。
在动植物之间的关系中,植物会向动物学习如何打造出更好的传播机制,而动物也会为了植物的“种子传播”预留出来足够的方法、时间和空间。
因此,从这一点来看,植物和动物之间并不是隔绝的,而是处于一种“微妙的平衡”与“缓慢的进化”之中。
在这种关系中,植物进化出美味果实是为了吸引动物食用,让动物带着植物的种子到更远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动物是植物为了自己的迁徙“特化”出来的一种搭载工具。
而动物则在植物进化出会“阻止”被完全消化的根茎和枝叶,阻止植物被“消灭”时,也在自己的进化过程中进化出复杂的口腔构造,如反刍机制和多胃。
这些口腔构造,就是为了能够“二次吃植物”,即走到哪里都能够找到更多的植物食物和储存更多的植物食物——而后,也就能够携带更多的植物种子四处传播。
当然,植物和动物的进化并不是这样一边倒的“动物进化能够帮助植物进化”的。
虽然植物吸引动物来吃的美味果实的进化可以说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帮助,但植物的根茎和枝叶进化“难吃”的进化却不是这样的。
在植物的根茎和枝叶进化“难吃”的过程中,植物帮助了动物更好地适应生存环境,使动物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和进化。
但同时,植物进化出难吃的根茎和枝叶也给食草动物的生活带来了额外的麻烦。
根茎和枝叶进化“难吃”的植物,一般都是用来储存水分用的,因为这种植物原本就是生长在恶劣的环境中的,所以为了能够“将这点水存下来,尽量不要被动物吃掉”,就进化出了这种根茎和枝叶的难吃特性。
但在动物长时间的进化后,随着进化出了越来越复杂的口腔结构,怎样才能“吃下去”就成了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了。
在这个问题中,植物再一次“出手”:植物繁殖的种子,也正是动物“无法消化”、甚至在进行吸收时候怎样都会吐出来的一部分——正是这部分种子不断在动物吐出口中,再被排泄到其他地方,从而实现植物的“搭载”和种群扩散的。
正因为植物和动物之间有着这样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因为这样百般周折的进化,所以植物和动物之间的进化才会一直维持在一种“互相促进”、动态变化的平衡中。
因此,其实那句“为了不被动物吃掉,植物变得越来越难吃”这样的说法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正如刚才所说,植物进化出来的那些根茎和枝叶的确是“难吃”了,但是植物的那颗“头脑”又怎么会允许自己没休没眠、日日夜夜防着被动物吃呢?
即便是这样,植物也不是“懒”的,甚至可以说,植物在进化中比动物更加“勤劳”。
虽然植物的根茎和枝叶进化出来了“难吃”的特性,但是,植物对实际“主要食用”中“不被动物吃掉”和“越来越难吃”的平衡早就考虑过了,而且还考虑得很好。
通过这种方法,植物不仅可以避免自己被动物吃掉,还可以将自己的种子通过动物的排泄传播到更远的地方,从而实现植物自己的迁徙。
因此,可以说,植物不仅不会因为这种“自己被动物吃掉”的“进化思路”而不自量力,反而是使用了一种更加稳妥的、更加弥补自身不足的进化方向——而这个方向正是符合进化论的。
另外,其实从另一个侧面来看,进化论“植物是不是‘越来越难吃’”这个问题的答案更加明显。
在进化过程中,植物的根茎和枝叶变得越来越“难吃”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们要在恶劣的环境中储存水分。
可以这样说,如果环境没有变得更加干旱,植物的根茎和枝叶也就不会变得越来越难吃——甚至,可以肯定地说,植物的根茎和枝叶只会变得更易吸收水分,而不是越来越难吃。
这就在另一个方面,表明了进化“植物是不是‘越来越难吃’”这个问题的明显答案——植物并不是“越来越难吃”,而是“环境变得越来越干燥了,所以植物的根茎和枝叶才会变得越来越难吃”。
因此,实际上,这句话其实是可以说“不成立”的——植物为了不被吃掉,本就不是这么“简单”和“自主”的。
进化不是永远进行的,即便是进化后,生存也不是永恒的。
正是动物和植物之间这种“微妙的平衡”,正是进化论中这种不断修正和适应的“动态”,让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更加丰富,并让地球上的动植物多样性更加丰富。
植物的美味果实吸引动物,表面上看是一种“合作性”的进化,但实际上,我们能够看到的是植物和动物之间的“博弈”。
植物唆使动物帮自己传播种子,动物靠着植物的美味果实的“报酬”继续革新自己的进化,植物和动物在地球上的“较量”和“改变”从未停止过。
人类也不例外,人类通过农作物培育植物来提高粮食产量,通过人工繁殖动物来改进动物育种,人类将植物和动物也纳入到了自己的“进化计划”中。
人类的这种进化计划,不仅改变着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也在改变着地球上生态系统的平衡。
因此,人类的进化活动必须是有一定原则的:在保护人类自身进化的同时,同时也要保护植物和动物的进化,维持这种微妙的平衡,从而推动整个生态系统的长久稳定。
否则,我们的进化就可能会陷入一种短暂的稳定,或者在进化本身上步步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