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稻盛和夫
来源 | 盛和塾(ID:shengheshu2018)
导语:“现在也许不行,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行。”首先相信自己,然后必须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提高”进行具体深入的思考。只有这样,通向光明未来的大门才会打开。
相信能做,并为之努力
不久的将来就一定能做成
从京瓷创业开始,我们就经常主动接受别的公司认为“不能做”的产品订单。
我这么说,有人或许会认为,京瓷 一开始就具有值得夸耀的高技术。实际上并非如此。对于一个弱不禁风的、新生的小企业而言,我这样做是唯一的生存之道。
我们最早生产的产品,前面已经提到,是提供给松下电子工业的绝缘零件,用在电视机显像管上的。
京瓷公司成立后,生产虽然很顺利,但如果只有单一的一种产品,经营就很不稳定。
因此我考虑,以已开发的技术及业绩为基础,将业务往横向进一步拓展。我们开始针对东芝、日立、NEC 等大型电子企业展开促销推广活动。
首先,我们扩大宣传:“我们公司具备新技术,可以制造这种新型陶瓷绝缘产品。”想用这个办法接触客户。
然而,一开始并不成功,因为这些大企业已经将此类产品的订单发给了原先合作的陶瓷厂家。
不仅如此,大企业的工程师们还觉得,将订单发给京瓷这种没有名气的小企业很不放心。要把已经发往有老关系的陶瓷企业的订单转发给刚开张的新企业京瓷,这根本就不可能。
于是,这些工程师们必然提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既然你们有这种新型陶瓷技术,那么,这个产品你们能做吗?
他们拿出来的是被别的陶瓷厂家拒绝的、难度很高的产品,问我们能不能开发。
这时候,如果我回答:“我们做不了。”那么,合作的事就彻底没希望了。
虽然在事实上我们只具备制造显像管电子枪上绝缘材料的技术,但是,面对客户的这种要求,我只能立即回答:行,我们能做。
如果不这么说,对方就再也不会搭理你了,企业的经营就难以维持。因此我没有选择的余地。
然而,一旦向客户承诺了“行,能做”,而结果却做不出来,那么客户就再也不会给你新的机会了。所以也就是说,“能做”这种“大话”“谎言”,无论如何必须兑现。
将不会做的工作一个一个接下来,员工们个个都惊讶不已。
“连设备也没有,如何做得了?”员工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反问我。当然,他们的意见也有道理:因为要完成这样的工作,当时的京瓷既没有经验,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和设备。
我则激励大家:没有设备可以借,买二手设备也行。说技术上不能做,这不过是现在这个时点的话。
相信能做,然后加紧努力,不久的将来就一定能做成。瞄准这个将来的目的地,倾注全部的力量和热情,好好干吧!
绝对不要说“自己不行”
在建立目标时,要设定“超过自己能力之上的指标”。这是我的主张。
要设定现在自己“不能胜任”的有难度的目标,“我要在未来某个时点实现这个目标”,要下这样的决心。
然后,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未来这个时点”实现既定的目标。
如果只用自己现有的能力来判断决定“能做”还是“不能做”,那么,就不可能挑战新事业,或者实现更高的目标。
“现在做不到的事,今后无论如何也要达成。”如果缺乏这种强烈的愿望,就无法开拓新领域,无法达成高目标。
我用“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这句话来表达这一观点。
这句话意味着“人具备无限的可能性”。也就是说:人的能力有无限伸展的可能。
坚信这一点,面向未来,描绘自己人生的理想。这就是我想表达的意思。
但是,很多人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很轻率地下结论说:“我不行,做不到。”这是因为他们仅以自己现有的能力判断自己“行”还是“不行”。
这就错了。因为人的能力,在未来,一定会提高,一定会进步。
事实上,大家今天在做的工作,几年前来看,你也会想:“我不会做,我做不好,无法胜任。”
可是到了今天,你不是也觉得这个工作挺简单的?因为你已经驾轻就熟了。
人这种动物,在各个方面都会进步。“神”就是这么造人的——我们应该这么思考。
“因为我没有学过,没有知识,没有技术,所以我不行。”
说这话可不行,应该这样思考:因为我没有学过,所以我没有知识,没有技术。但是,我有干劲、有信心,所以明年一定能行。
而且就从这一瞬间开始,努力学习,获取知识,掌握技术。将来密藏在我身上的能力一定能开花结果。我的能力一定能增长。
对人生抱着消极态度,认为自己的人生就将以碌碌无为而告终,这么思考的年轻人并不多。
但是,一旦面临困难的问题时,几乎所有的人都会脱口而出说自己“不行”。
绝对不要说“自己不行”这种话。面对难题,首先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
“现在也许不行,但只要努力一定能行。”首先相信自己,然后必须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怎样才能提高”进行具体深入的思考。
只有这样,通向光明未来的大门才会打开。
用“将来进行时”来看待自己的能力
对于我们这种企业非常重要的是技术开发的时间节点。有些技术的完成时间如果晚了几个月或者一年,就会变得一文不值。
确定开发的时间节点非常困难,这一点我想大学和研究所也一样。对于企业而言,在极端的情况下,这甚至会决定企业的生死。
所以,我们在确定开发课题时,一定会同时确定完成日期。我们设定的研发目标,几乎一定是远远超过我们当时的能力的。
因此,如刚才提到的,一定有人认为“根本不可能达成”。而那些容易莫名其妙感动的人,不会提任何具体的解决方案,只是说让我们动手干吧。
在这样的状态下展开研发工作,是非常危险的。由于选择了远在自己能力之上的研发目标,在什么时候达成就成了决定成败的关键。
错失了时机,研发工作就会变得毫无价值,所以一开始就必须定死研发的交期。
领导这种研发的负责人所需要的是预测能力,就是预测在未来的某一时间点到来前,能否将自己和团队的能力提高到与研究课题相应的高度。
谁都可以按照现有的能力来判断研发能否成功。但问题不在这里,而是有意选择现在无论怎么努力也无法完成的课题,下定决心在未来某个时间点完成它。
也就是说,技术开发的领导人必须能够构思好方案,提升自己和团队的能力,从而在将来的某个时间点完成研发任务。
我们要求开发人员用“将来进行时”来看待自己的能力。我们努力培养能够这么去做的人才。
虽然我用了很难懂的语言来表达,但这是从我迄今为止的经验中产生的感觉。
也就是说,实现现在可以做到的事情,那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目前没技术、做不到的事情,想方设法一定要做到。这时候就需要上述的思维方式。
今后的时代
自己的道路必须要靠自己去开拓
现在,重要的是,企业领导人要冷静分析自己企业的强项和弱项,自己的企业必须怎么改革才好,必须重新构筑理念。
与此同时,必须燃起高层次的使命感,下决心重建日本产业界和日本经济。
希望经营者们早日找回自信,如果找不回的话,就必须更换社长。现在还没有烂到树干和树根。
只要把接力棒交到有自信的人手中,企业就能恢复生机,重振雄风。
中小企业也一样,以往一直做大企业的下级代工,或者干的是依赖公共事业的等待式经营,自己应该主动做什么?
为了自力更生,应该怎么做?这样的问题,以前连想都没想过。
今后的时代,自己的道路必须要靠自己去开拓,而其源泉,还是勤奋。
投资家网往期获得奖项
大型峰会回顾
“万物资生 福启未来”第十一届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2023上市公司智能产业对接会 2022第十四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峰会 2022投资中国-战略新兴产业投资对接会 智者谋远·2021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2021第十三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峰会
2021中国电子信息产业投资峰会
第十三届光博会暨2021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发展大会
投资家网粤港澳大湾区知名企业行—走进腾讯
涅槃重生——投资家网2020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聚势待发——投资家网2019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资本破局—2019中国基金合伙人(GPLP)峰会
回归价值投资—2018中国股权投资年度峰会
寻求报道:yangqin6060(微信)
商务合作:yangqin6060(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