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商贩用福寿螺冒充田螺,销往餐厅和预制菜流入餐桌
创始人
2024-06-30 09:34:11
0

福寿螺作为一种外来入侵物种,近年来在中国部分地区悄然进入市场,成为食品安全和生态保护的一大隐患。由于其价格低廉,一些不法商贩通过收购福寿螺,经过去壳加工,伪装成田螺肉进行销售,这种欺骗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权益和健康。

澎湃新闻的记者在湖南、重庆等地进行了暗访,发现福寿螺在野外捕捞后,价格与田螺、环棱螺等常见淡水螺相差数倍。由于成本低廉,一些商贩大量收购福寿螺,经过去壳加工,将其伪装成田螺肉销售给餐饮店和预制菜工厂。据调查,这些加工后的福寿螺肉年销量可达几百吨,数量惊人。

福寿螺与田螺在生物特征上有明显差异,但在经过加工后,消费者很难识别。福寿螺的体型通常比田螺大,外壳颜色也有所不同,但在去壳加工后,这些特征都被掩盖,使得消费者难以分辨。此外,福寿螺可能携带寄生虫、重金属、新污染物等潜在风险,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近年来,多地疾控部门不建议食用福寿螺,尤其是在未煮熟的情况下。福寿螺可能携带的寄生虫和病原体,如果未经充分烹饪,可能导致食物中毒和其他健康问题。此外,福寿螺体内可能积累的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长期食用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福寿螺的繁殖能力极强,对生态环境存在破坏力。由于缺少天敌,福寿螺在某些地区迅速繁殖,破坏了当地的生态平衡,对本土物种构成威胁。因此,控制福寿螺的扩散和繁殖,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澎湃新闻的报道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汉寿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行动,对涉事企业进行了查封,并对所有成品、半成品及原料进行了现场封存。有关部门也加强了对螺肉来源的审查和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福寿螺的冒充田螺销售问题涉及到食品安全、生态保护和消费者权益等多个方面。相关部门正在采取措施加强对这一问题的监管和处理。除了加强市场监管,提高违法成本外,还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教育,提高消费者对福寿螺等外来入侵物种的识别能力。

福寿螺问题的曝光,提醒我们在食品安全和生态保护方面不能掉以轻心。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学会识别和避免食用可能存在风险的食品。作为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确保食品安全和生态平衡。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我们的餐桌安全和生态环境。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新闻8点见丨神十九乘组今日亮相... 【关注神舟十九号】 神舟十九号发射在即 各系统准备就绪 神舟十九号计划近日择机实施发射。图/新华社...
经济困难脊柱畸形青少年患者看这... 原标题:经济困难脊柱畸形青少年患者看这里!湖南这家医院携手基金会,助患者“挺起脊梁”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 原标题: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托马斯·萨金特:美国的“芯片战争”让我感到困扰 诺...
梅西21年金球遭调查!纳赛尔贿... 原标题:梅西21年金球遭调查!纳赛尔贿赂评委帮倒忙,莱万,C罗质疑成真 梅西在...
古马其顿王国宫殿遗址重新向公众... 原标题:古马其顿王国宫殿遗址重新向公众开放 新华社雅典1月6日电(记者陈刚)经...
“漂流”3000多公里,你的爱... 原标题:“漂流”3000多公里,你的爱书已签收 近日,云南迪庆香格里拉红军小学...
莫斯科迎来降雪 原标题:莫斯科迎来降雪 莫斯科迎来降雪 近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迎来降温降雪...
白宫首席经济顾问:胡塞武装在红... 原标题:白宫首席经济顾问:胡塞武装在红海发动的袭击尚未冲击美国通胀 白宫国家...
文旅融合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云南... 原标题:文旅融合促进乡村共同富裕的云南经验 “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治国之道...
河北故城:爱心助力健康成长 原标题:河北故城:爱心助力健康成长 日前,河北省故城县妙笔练字培训机构和河北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