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6月10日报道世界报业辛迪加网站6月4日刊登题为《欧洲东部边境并不平静》的文章,作者是波兰“政治评论”运动创始人、墨卡托基金会高级研究员斯瓦沃米尔·谢拉科夫斯基。全文摘编如下:
无论波兰从西方国家得到什么样的安全保证,大多数波兰人认为,我们仍将不得不自谋生路。毕竟,1939年纳粹入侵波兰时,已向波兰作出安全保证的英国和法国都没有伸出援手。
根据《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对一个北约成员国的攻击就是对所有北约成员国的攻击,波兰对这一共同防御承诺的信念依然坚定。美国总统一再誓言要“捍卫每一寸”北约领土。然而,在混合战争时代,第五条所隐含的义务变得更加模糊。此外,与纳粹德国不同,当今欧洲面临的最大威胁是核武器武装到了牙齿。
美国和德国的领导人不断发出信号,表示乌克兰冲突升级是他们最担心的事情之一,而这并没有完全激起人们对北约安全保障的信心。比如,如果俄罗斯入侵爱沙尼亚,还不清楚他们将如何应对——尤其是在欧洲军队和军事工业如此薄弱的时候。波兰向乌克兰派出的坦克比英国派出的还多。
在这种情况下,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不仅决定武装自己,还决定投入大量资源在与俄罗斯、白俄罗斯和(部分)乌克兰的边界沿线修建防御工事。这一计划的正式名称是“东方之盾”,但现在已被称为“图斯克防线”,意指波兰现任总理唐纳德·图斯克和二战中著名的法国马其诺防线。
波兰政府已为该项目拨款100亿兹罗提(约合26亿美元),项目计划在2028年之前完成。但这笔资金似乎还不够。仅与白俄罗斯接壤的边境围栏(由上届政府修建)就花费了16亿兹罗提,而且近年来经常无法阻挡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强加给波兰的移民潮。
鉴于波兰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的边界也是欧盟的东部边界,因此通过欧盟的共同努力来保护波兰的边界合情合理。由于其非理性的“恐德症”,波兰上届政府拒绝加入德国领导的“铁穹”计划,但图斯克政府最近纠正了这一战略错误。
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的战略地位与芬兰略有不同。芬兰不仅拥有装备精良的军队、训练有素的民众和数量庞大的防空洞,最重要的是,芬兰地广人稀、林木茂盛的地理环境会让任何入侵者的行动变得更加复杂。芬兰人认为,即使敌人进入芬兰,他们也能进行有效防御。成败并不取决于边境的安全。
与此相反,波罗的海国家最近决定,他们需要在东部边界建立一连串防御工事,即“波罗的海防线”,以防止入侵部队深入其领土。根据最近达成的一项联合计划,波罗的海各国政府仅在爱沙尼亚就将建造约600个加固掩体,并在立陶宛建造18个“反机动园区”。
波兰的“图斯克防线”也将采用类似的结构,但更强调建立约700公里的天然护栏。波兰国防部长的顾问米奇斯瓦夫·比涅克将军说:“主要优先事项是保护好交通基础设施,这是我们东部边境非常缺乏的。单靠防御工事、掩体或防空洞无法阻挡任何人。我们必须有能力用火力阵地和部队覆盖这些地区,保卫我们边境的安全。”
尽管芬兰、波罗的海国家和波兰的东部防御计划表面上存在差异,但它们是兼容的,因为基本目标一致。但如果欧盟不能充分支持乌克兰对抗俄罗斯,任何计划或边境防御带都无法确保欧盟的安全。(编译/刘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