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和巴基斯坦这两个伊斯兰大国这几天是剑拔弩张,“兄弟相残”的不幸一幕眼看就要上演。中国在短时间内连续强力发声,不但稳住了伊巴两国的情绪,还让整个局势向着让美国和西方大感意外的方向发展了。
几天前,伊朗突然对巴基斯坦境内的恐怖组织“正义军”基地总部发动越境打击,此举侵犯了巴基斯坦主权和领土,引发了两个伊斯兰大国关系的紧张。巴基斯坦强烈谴责伊朗的袭击行动,并且召回了驻德黑兰大使,同时表示伊朗驻伊斯兰堡大使也将暂时无法继续其外交使命。
(伊朗境内被巴基斯坦轰炸后的地点)
中国方面及时发表声明,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避免采取导致局势紧张升级的行动,共同维护地区的和平和稳定。中国驻卡拉奇总领事杨云东对巴基斯坦媒体表示,中国愿向巴基斯坦和伊朗提议,在调解两国分歧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方这一发话,都把中国当成重要伙伴的伊朗和巴基斯坦很快都听进去了。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主动打电话给巴基斯坦看守政府外长,不但解释了为什么要事实跨境打击,称伊朗主要针对“恐怖组织”,尊重邻国巴基斯坦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还称巴基斯坦为“友好兄弟国家”,希望与巴方继续进行合作和密切接触。
(巴方声明打击了伊朗境内由印度支持的恐怖组织)
而巴基斯坦方面则先是越境空袭了伊朗境内的恐怖分子藏身据点,同时又特别强调愿意同伊朗一道寻找打击恐怖主义的“共同解决方案”。据巴基斯坦媒体报道,被打击的恐怖分子主要属于“俾路支解放军”和“俾路支解放阵线”,其据点位于伊朗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巴基斯坦空军出动了枭龙战斗机,在歼-10C战斗机、预警机和电子战飞机的支援下,使用防区外弹药对恐怖分子的藏身处进行了打击。伊朗空军和防空部队罕见地保持了“沉默”,并没有做出什么反应。
巴基斯坦此举符合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对等原则,也有助于平息国内的不满情绪。但更值得注意的,却是巴方同时向伊朗发出了联合跨境反恐的信号。
可以看出,伊巴两国的态度都在趋于冷静,在坚持维护本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前提下,两国甚至迅速找到了共识,那就是联手打击存在多年,并且异常敏感复杂的跨境恐怖主义问题。
(巴基斯坦境内的俾路支省)
伊朗和巴基斯坦的边境地区存在历史和地理上的一个著名区域:俾路支斯坦。俾路支斯坦面积34万平方公里,大部分位于巴基斯坦境内,称为俾路支省,是巴基斯坦面积最大的一个省;少部分位于伊朗境内,称为俾路支斯坦省。当地人口以俾路支人为主,与伊朗和巴基斯坦的主体民族都不同,语言为乌尔都语及俾路支语,经济、社会和文化都比较落后,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要求“独立建国”的政治势力。
由于这些政治势力反对伊朗和巴基斯坦中央政府,因此早就被伊、巴两国的敌对方看重,包括美国、印度、和阿富汗前政府,都暗中扶持分裂主义武装组织,长期在伊朗和巴基斯坦两国进行恐怖袭击活动,对两国都构成了严重的安全威胁。
巴基斯坦称这次打击的两个恐怖组织是印度扶持的,而伊朗打击的一个恐怖组织据称是美国扶持的。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和巴基斯坦政府合作进行的重大项目“中巴经济走廊”,有相当一部分位于俾路支省境内,包括走廊最重要的出海口瓜达尔港。因此“俾路支解放军”恐怖组织也经常对中方人员发动袭击,手上沾有中国人的鲜血。
中国对于任何打击真正恐怖组织的行动,原则上是持欢迎态度的。这也是中国这次在伊朗、巴基斯坦发生矛盾的时候,主动出面调停的原因之一,并且确实起到了推动两国消除误解、加强合作的巨大作用。
(印度媒体发布的漫画)
而伊朗和巴基斯坦都能够听得进中方的话,一是中国与两国都保持了友好关系,本身又是非常有信誉的负责任大国,同时得到伊巴两国的信赖;二是中国一方面促成了伊朗与沙特的和解,另一方面又是巴基斯坦的“铁杆伙伴”,有着居中调停的现实基础。三是中国正在大力推动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与伊巴两国都分享了发展红利。这些因素叠加起来,是伊巴两国愿意听从中国劝告的主要原因。
但是美国却是期待伊朗和巴基斯坦因此爆发一场大战的。因为美国目前正在苦恼于如何解决加沙冲突和红海航运危机。这两大问题中,伊朗都被认为是“关键的对立方”。所以如果伊朗此时与另一个伊斯兰大国发生国与国之间的冲突,必然会降低对加沙和红海这两处热点地区的影响力和关注度。只不过让美国以及少数西方国家失望了,在中国的积极斡旋和调停下,伊巴两国显然打不起来,反而还有可能因此形成跨境反恐合作的新机制、新模式。
上一篇:乌军转向积极防御战术